- 详细信息 Information
为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国际供应链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和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首届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国际供应链合作圆桌会•冷链物流专场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德国、港澳台等国家及东盟逾200名物流领域企业代表、专家学者与会。
圆桌会上,来自国内外物流行业知名专家和行业领军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以“南向通道运营联合体发展冷链物流整体思路、铁路在南向通道多式联运合作中的积极作为、打造南向通道智慧冷链物流体系”为主题进行了高端对话,专家和企业代表从行业发展与企业需求出发,为南向通道冷链物流发展建言献策,全力推进产业升级。中国物流学会物流规划与咨询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斯家华主持了本次对话。
高端对话:南向通道运营联合体发展冷链物流整体思路嘉宾声音
中新南向通道(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渝培介绍了公司“南向通道”整体运作情况,他指出公司宗旨以围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便利贸易开展工作,定位以重庆为运营中心,连接甘肃、贵州等中国内陆的各省区市,从广西北部湾出海,通过国际海运网络,把香港、新加坡等航运枢纽与渝新欧中欧、中亚铁路通道相连,构建中国内陆地区进出口铁海联运通道以及亚欧间的陆海通道。通过公司的服务,促进中国内陆地区与亚欧间以及世界的经贸合作与往来。目前公司已经开行班列总数达305列、进出口货物达到60个国家、116个港口、服务品类超过180种,南向通道整合四省(区、市)优势资源,构建水路、铁路、空运、公路一体化,国际、国内互联互通的多式联运体系,将中国内陆枢纽重庆和海上枢纽新加坡连接在一起,是中国西部地区贸易发展的快速通道。
广西北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志卫就目前北港公司的业务发展做了简单的介绍,邹志卫表示,北港物流是北部湾港集团的二级子公司,负责港口的延伸服务,北港物流积极参与“南向通道”建设,建立了自己的物流冷链体系,邹志卫强调“南向通道”的建设离不开政府,更需要物流和贸易企业的关心与支持,大家众人拾柴火焰高,形成合作共同体。并指出跨境铁路的冷链班列和现在海铁联运没有矛盾与冲突,合作大于竞争,各自有优势。未来如果想把多式联运做起来,搭建合作平台,把贸易拉上线,是需要物流、铁路、港口等企业共同思考的问题,冷链物流营运商与贸易商如何融合是“南向通道”面临的非常现实的问题,希望未来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甘肃省国际物流公司董事长何雄忠针对甘肃“南向通道”冷链物流的情况向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并结合会议主题发表了个人看法。何雄忠表示,自2017年9月29号甘肃开通 “南向通道”以来,运送货物苹果、洋葱等产品,表现出了冷链物流品类单一,发出去的,从甘肃走出去的只有苹果和洋葱两个品类,回程的仅仅有热带水果和冷鲜产品两个品类;运输成本高,虽然都在说运距缩短,但西部从“南向通道”走,和以往相比较,确实是缩短了500多公里的路,但实际上和既有的一些线路相比较的话,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多式联运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运转设施、设备标准、经营主体、服务产品、信息互联、运营规则等方面还不能够实现无缝对接。并表示如果设施设备不完善,运输成本高,运输实现得不到保障是不可能引进更多企业参与进来的。何雄忠建议希望多通过论坛、推介会的形式大力宣传“南向通道”冷链物流,研究出整条供应链供应模式,让更多相关方参与其中;完善口岸冷链物流的设施设备,形成整个西南地区对接东南亚的大型冷链物流基地;借助西部多省区市产品的“南向通道”的机制,争取冷链物流企业入驻,扩大物流量;“南向通道”建设的初期,针对物流成本较高,不利于“南向通道”的快速发展这些问题,还是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贵州遵铁物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梁麟仪表示首先非常赞同各位同仁发表的意见,并介绍遵铁物流承担了贵州省冷链的主体业务,目前以园区带动冷链物流的发展,已经建成10万方、10万吨的冷链仓储企业,除自有的低温库,还有高温库以及制冰车间以外,远期规划是实现30万吨,围绕以园区为中心,完成贵州省的冷链板块的中心货舱。针对冷链运行过程中梁麟仪建议大家抱团发展,加紧形成片区效应,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形成配送与集货网络,降低仓储成本,提高多元化、多产品对外的竞争力;改变多种运输方式和渠道,切实使成本降低。
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东北亚区总裁陈家财介绍新加坡港务集团是国际集装箱码头的投资者与运作者,并参与了重庆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建设与开发,目前在世界上拥有40个集装箱码头。针对冷链冷藏业务,陈家财表示确实需要解决回程货物不足的问题。他认为相关物流企业组织货源能力不足、经营能力薄弱,加之目前铁路运营速度较慢,通关速度和换装的时间和成本也比较高,也制约了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渝新欧(重庆)物流有限公司监事长、重庆交通大学客座教授周树林介绍渝新欧(重庆)物流公司作为专营亚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平台公司,是目前唯一由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德国四国铁路部门和重庆交运控股有限公司“四国五方”共同合资组建的铁路物流企业,将主要开展重庆和欧洲之间双向的“站到站”服务,并且去年完成转型,成立了渝新欧供应链,进行运贸一体发展,同时也布局相关的物流园区,周树林从东南亚、中亚以及中国西部的人均GDP与人均消费的角度强调了冷链的重要性,并建议开展口岸联动与区域合作、完善铁路港口的基础设施、进行技术创新。
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吴文宁介绍了中铁特货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直属专业运输企业,主要从事商品汽车、大件货物、冷藏货物的铁路运输。铁路总公司非常重视对冷链运输的发展,并计划2020年,准备建设冷链的一些设施、设备,以及装备等,计划到2020年运输要达到2000万吨以上,建库300到500万吨冷库。建成主要的运输班列通道,大幅增加冷链的车箱各种设备。并表示首要解决的是需要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一个体制。建议建立强有力的机制推进这项工作,并指出公路有绿色通道,有各种补贴,但是铁路没有,在政策与资金支持上,未来要怎么考虑也是重点思考的方向。吴文宁认为,希望政府、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公路、铁路、海运、港口等全面展开合作,打造物流体系与网络平台。这样才有可能把冷链物流做强做大做优。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贺湘平介绍了目前集团公司的情况,他表示目前南宁局集团公司运营里程5804公里,其中高铁里程1859公里,管辖的区域跨越广西、广东、湖南、贵州、云南五个省。主要的通道就是“南向通道”,这个主要的线路包括湘桂线、交柳线,、南昆线等,其中还有一条从南宁到防城港,经过钦州,南防线,这五条铁路通道。结合“南向通道”的建设,南宁局集团在不断优化和调整运输组织、加强基础设施的改造、加强南宁和凭祥口岸站的建设,努力实现一体化的快速通关。
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晓鸣简单介绍了中铁联合国际控股集团公司的情况,它是铁路在铁道部时期成立的唯一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承担着十一五国家规划,全路十八个集装箱的建设和运营功能。针对大会主题,韩晓鸣表示要加强建设综合物流平台与促进海关检验检疫效率等问题。
越南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潘国英提出对于铁路运输的发展,将成为推动多式联运运量的关键要素,铁路运输有不少优势,使用各方式联运,联合各种交通方式,特别是铁路,是节省费用、节省时间、优化运送保证质量等方式之一。目前,越南铁路已与中国南宁、南昌、重庆、广州等城市合作,运行集装箱专列,未来希望促进冷箱运输业务,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
高端对话:打造南向通道智慧冷链物流体系嘉宾声音
新加坡劲升逻辑有限公司副总裁、GeTs总裁庄国强表示,目前,中国“单一窗口”发展良好,31个省和地区更是实施了自己的标准版本,将数据和信息集中在国家层面,近年来取得明显成效,庄国强强调,跨境数据访问、使用和交换对于数字时代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在任何典型的贸易流程中,都涉及物流实体、海关合规、贸易融资三个关键过程,为实现更快、更容易、更可预测的跨境贸易目标,GeTS更是与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合作,发展一个全球性的共用贸易和供应链平台“CALISTA”,促进贸易和协助船运业者更好地处理货物运载、贸易融资和合规等事项。CALISTA会进一步提高货运业者的流动选项和伸缩性。通过与业者的合作,相信能为更多全球供应链业者带来有效解决方案。
天石科技公司首席技术官刘凯毅针对冷链大数据和如何打通冷链通道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刘凯毅表示信息化是一个漏斗,由散到集,而物流是反着的漏斗,由集到散。我们必须要抓住物流与信息化交叉的节点,实现物流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数字广西集团副总经理唐丹众就目前数字广西集团的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集团明确了“一主体、三平台”的功能定位——即广西政务大数据运营开发应用主体、广西及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平台、互联网巨头合作平台和大数据应用产业孵化平台。针对智慧冷链物流发展问题,唐丹众表示,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是作为冷链物流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保障;做到统一数据对接标注、统一数据交换格式、统一通讯方式、业务模式;在原省或者相关的国家建立节点,实现数据跨区域的交换,以便监管;引入区块链、物联网,实现箱联网、车联网、船联网,打通整个货物的信息追踪,实现信息可追踪,可追溯,避免货物的调换和破坏。
青海省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胡勇首先介绍了公司的背景,青海省大数据有限责任公司是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起,青海省绿色发电集团有限公司和九次方大数据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并针对主题提出了两个思路和两个建议。 第一个思路是,冷链物流体系的快速发展,必然要依托大数据基础;第二个思路是,冷链物流体系平台,一定不是孤立的,一定要于其他的平台相融合,关于两个思路,胡勇表示,希望从国家层能够建立相关法律,打通数据壁垒,推动数据交易合法化,加快政府间产品推介和深度合作。